CDMA iphone4拆机后WIFI信号差的另类解决方法

这篇文章本来是发表在亿博论坛上的(当然也是我的论坛,由于种种原因论坛于3月10日正式永久关闭),现在将它搬到这里,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朋友,不过还是提醒一下朋友们,可能大家的表现出来的故障现象一样,但实际故障点并不一定一样,本文也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(至少本人是这么解决好的,也一直用到现在WIFI都很正常,唯独就是蓝牙一直用不了,好在我也不用蓝牙),拆面有一定的风险,也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,所以当你决定要动手的之前还是要三思(不要说我没提醒你哦)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电信光猫接路由器后无法上网的解决办法

最近经常碰到朋友反映这个问题,家里电信光纤宽带猫(以下简称:光猫)加装一个无线路由器,结果怎么弄都是上不了网,据朋友描述的情况是这样的:原先没有升级到光纤时每次上网都需要宽带连接,现在改成光纤后,每次上网都不用宽带连接了,直接就可以上网了,因为电信送的光猫没有无线功能,所以就买个无线路由器,但不管怎么设置上网方式(比如:PPPOE方式,动态获取IP方式),均没能设置成功,始终就是上不了网。看朋友这么着急,就上门看了一下,原来现在光猫跟原先的猫不一样了,原先是接了猫之后还需要电脑上宽带连接才能上网,现在只有光猫通电后,电脑上就可以直接上网,等同于现在光猫整合了路由器的功能,只不过没有无线功能而已,仔细看了一下,光猫的的IP地址是:192.168.1.1(这不是跟路由器一样的IP!怪不得……),于是想起了两个路由器有线上网的情形,跟这个也差不多情况,于是把路由器的LAN口地址(俗称的网段)更改成192.168.2.1(具体原因稍后解析哈),保存重启路由器(当然线路都是接好的),电脑终于可以打开久违的主页了(打个小广告,上网俺都用自己的主页www.kl357.com,放心也安心),测试了一下其它的应用,诸如QQ,旺旺也一切正常了,终于把这个朋友看起来很头痛的问题解决了。
解释一下,刚才为什么要修改路由器的LAN口地址,因为:一些路由器默认LAN口设置基本都为:192.168.1.1,包括一些无线路由器默认LAN口设置基本也都是:192.168.1.1,如果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LAN口局域网设置的路由器连接在一起是会相互干扰的,想正常上网那是不可能的,所以要改变一个路由器的LAN口设置,只要不重复就行。就是将192.168.X.1 (把X改为2至253间的任意数字就行了,记住只要两个路由器LAN口不重复就行)。获知你手里的路由器的LAN口设置也非常方便,路由器的背面都有,仔细看一下路由器背面的标签上“默认设置 IP:192.168.1.1”的管理IP地址就知道了,如果两个路由器一样一定要改变一个,如果不一样就直接跳过这步就可以了。这里很重要,一定要核对好,不要让两个路由器的LAN口一样。
lyq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Linux系统配置之PHP优化配置

尝试使用针对CPU型号的特殊编译参数 -msse -mmmx -mfpmath=sse
在编译的时候添加 -03参数
编译的时候调节CPU的参数 -march -mcpu Use Caution
尽量只编译你需要的模块,避免无用的扩展加载
对于很少使用的扩展模块,应该编译成共享模式,便于在运行的时候动态加载
也许有些时候 --disable-all 会是你的好朋友
把PHP静态编译到Apache可以提速20%

PHP

./configure --with-apache=/path/to/apache_source
优化你的PHP配置文件
确认你的 register_globals 配置为disabled
禁用 magicquotes* 选项
关闭 expose_php
关闭 register_argc_argv
除非绝对需要不要启用 always_populate_raw_post_data
保证主机内存下有足够的php线程数这样可以加快页面打开速度并有效防止502错误的发生。
提高缓存执行
使用PHP代码缓存机制
Turck MMCache 停止开发
APC 较慢,优化不够
Zend Cache 优化性能好,但付费
ionCube PHP Accelerator 免费但不开源
如果可以使用Zlib压缩
减少输出数据
用CSS替换HTML
压缩HTML页面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Linux新装系统优化
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1 in /www/wwwroot/05700.xyz/var/Widget/Base/Contents.php on line 977
1 系统安装好后,通过命令ntsysv关闭不需要的服务,建议只留下如下服务即可
network:提供网络服务
syslog: 提供日志服务
crond: 计划任务
irqbalance:启用irqbalance服务,即可以提升性能,又可以降低性能耗,irqbalance用于优化中断分配,它会自动收集系统数据以及分许使用模式,并依据系统负载状况将工作置于performance mode或power-save mode状态,处于performance mode时irqbanlance会将中断尽可能均匀地分发给cpu core,以充分利用cpu的多核,提升性能,irqbalance会将中断集中分配给第一个cpu,以保证其他空闲cpu的睡眠时间,降低能耗。建议保留
sshd:远程连接
3.I/0优化,对于一台Nginx 1分钟高并发5000ip来说。建议磁盘最好用SAS 高转速硬盘,合理考虑好磁盘的空间,进行一个合适的分配,可以考虑磁盘用LVM来规划,放webroot的分区刚刚够多几个G就够,这样能更大的发挥磁盘的读写能力,节省了磁盘分区块的扫描时间,如果webroot只读取很少写入操作,建议关闭I/0写入操作,一个文件分为 atime:访问时间,ctime 文件inode发生改变的时间,mtime文件的修改时间,如果有多个小文件(比如web服务器的页面上有多个小图片),通常就没有必要记录文件的访问时间了,这样可以减少磁盘的I/O 具体实现如下:
首先,修改文件系统的配置文件 vim /etc/fstab 然后,在包含大量小文件的分区中使用noatime和nodiratime这2个命令。例如:
/dev/sda5  /data/pics ext3 noatime,nodiratime 0 0 这样文件被访问时就不会再产生些磁盘的I/O了。
2.关闭不必要的服务,这样可以节省cpu和内存的的使用率。通过ntsysv可以方便查看 server status 下面列出建议开启的服务,
其余的可以一律关闭:
crond linux下的时间计划任务服务。
irqbalance
启用irqbalance服务,既可以提升性能,又可以降低能耗。irqbalance用于优化中断分配,它会自动收集系统数据以分析使用模式,并依据系统负载状况将工作置于Performance mode或Power-save mode状态。处于Performance mode时,irqbalance会将中断尽可能均匀地分发给各个CPU core,以充分利用CPU的多核,提升性能。处于Power-save mode时,irqbalance会将中断集中分配给第一个CPU,以保证其他空闲CPU的睡眠时间,降低能耗。现在的主流服务器都是双四核,所以这项我建议保留。
network:网络 ipaddress等
sshd:远程连接
syslog: linux下日志服务,主要查看一些日志。
3.关闭不需要的tty
先编辑/etc/inittab,找到如下一段命令:
1:2345:respawn:/sbin/mingetty tty1
2:2345:respawn:/sbin/mingetty tty2
3:2345:respawn:/sbin/mingetty tty3
4:2345:respawn:/sbin/mingetty tty4
5:2345:respawn:/sbin/mingetty tty5
6:2345:respawn:/sbin/mingetty tty6
这段命令会使init为你打开了6个控制台,分别可以用[ALT+F1]到[ALT+F6]进行访问。此6个控制台默认都驻留在内存中,用ps -aux这个命令就可以看到,这是6个进程,如下所示: 
[root@localhost ~]# ps -aux| grep tty
Warning: bad syntax, perhaps a bogus '-'? See /usr/share/doc/procps-3.2.7/FAQ
root   3219 0.0 0.0  3792  488 tty1   Ss+ Mar16  0:00 /sbin/mingetty tty1
root   3220 0.0 0.0  3792  484 tty2   Ss+ Mar16  0:00 /sbin/mingetty tty2
root   3221 0.0 0.0  3792  488 tty3   Ss+ Mar16  0:00 /sbin/mingetty tty3
root   3222 0.0 0.0  3792  488 tty4   Ss+ Mar16  0:00 /sbin/mingetty tty4
root   3224 0.0 0.0  3792  488 tty5   Ss+ Mar16  0:00 /sbin/mingetty tty5
root   3226 0.0 0.0  3792  488 tty6   Ss+ Mar16  0:00 /sbin/mingetty tty6
root   3325 0.0 0.1 90548 6264 tty7   Ss+ Mar16  0:01 /usr/bin/Xorg :0 -br -audit 0 -auth /var/gdm/:0.Xauth -nolisten tcp vt7
root   6767 0.0 0.0 68284 1564 tty8   Ss+ Mar17  0:00 /bin/bash
root   31179 0.0 0.0 63372  756 pts/2  S+  17:03  0:00 grep tty
事实上没有必要使用这么多。应如何关闭不需要的进程呢?通常我们保留前两个控制台就可以了,把后面4个用#注释掉,并且无需重启,只需要执行init q这个命令即可,如下所示:
init q
4.对TCP/IP网络参数进行调整
调整TCP/IP网络参数,可以增强抗SYN Flood的能力,命令如下所示:
# echo 'net.ipv4.tcp_syncookies = 1' >> /etc/sysctl.conf
# sysctl -p
.修改shell命令的history记录个数
修改history记录的命令如下所示:
# vi /etc/profile
找到histsize=1000,将其改为histsize=100(这条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)。
不重启系统就可让其生效,如下所示:
source /etc/profile
5.如果用不到ipv6尽量关闭ipv6的支持。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和快速。
6.调整Linux的最大文件打开数。
刚开始我采用vim/etc/security/limit.conf命令,在最后一行添加如下代码:
* soft nofile 60000
* hard nofile 65535
但重启后一切都还原了。
正解做法应该为在Centos5.5的/etc/rc.local文件里添加如下命令行:
ulimit -SHn 65535
当然了,我们也可以在Nginx的一些监控脚本里实时添加此命令行,达到重启也能生效的目的。
另外,ulimit -n命令并不能真正看到文件的最大文件打开数,大家可用如下脚本查看:
#!/bin/bash
for pid in 'ps aux |grep nginx |grep -v grep|awk '{print$2}''
do
cat /proc/${pid}/limits |grep 'Max open files'
done
7,如何关闭ipv6?
   ipv6目前我们还不需要,但系统安装完成后它会作为模块常驻核心,没有必要,
可以用这个步骤来关闭它:
首先编辑网络配置文件:
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
修改
NETWORKING_IPV6=yes

NETWORKING_IPV6=no
然后关闭其模块:vi /etc/modprobe.conf
在文件中添加以下两行
alias net-pf-10 off
alias ipv6 off
修改完成后需重启机器使之生效
8,如何关闭atime?
一个linux文件默认有3个时间:
atime:对此文件的访问时间
ctime:此文件inode发生变化的时间
mtime:此文件的修改时间
如果有多个小文件时通常没有必要记录文件的访问时间,
这样可以减少磁盘的io,比如web服务器的页面上有多个小图片
如何进行设置呢?
修改文件系统的配置文件:vi /etc/fstab
在包含大量小文件的分区中使用noatime,nodiratime两项
例如:
/dev/md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/data/pics1           ext3    noatime,nodiratime 0 0
这样文件被访问时就不会再产生写磁盘的io
9,一定要让你的服务器运行在level 3上
做法:
vi /etc/inittab
id:3:initdefault:
让服务器运行X是没有必要的
6,优化sshd
X11Forwarding no        //不进行x图形的转发
UseDNS no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//不对IP地址做反向的解析
10,优化shell
修改命令history记录
# vi /etc/profile
找到 HISTSIZE=1000 改为 HISTSIZE=100
然后 source /etc/profile

- 阅读剩余部分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