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ULTR使用后体会之二
不知道什么原因,刚买时候Ping起来都是小于100的,现在都没低过,要是半夜就更不用了,都要200左右了,连续运行了5天,抽风倒是没有,就是Ping起来延时高了,丢包次数也多了,这就是*通病?从玩站到现在也没用过国外的,所以对国外这些XXX毛病也接触不多,不知道这个5刀/月的VULTR能不能让我坚持下来,先来个PING图吧:
不知道什么原因,刚买时候Ping起来都是小于100的,现在都没低过,要是半夜就更不用了,都要200左右了,连续运行了5天,抽风倒是没有,就是Ping起来延时高了,丢包次数也多了,这就是*通病?从玩站到现在也没用过国外的,所以对国外这些XXX毛病也接触不多,不知道这个5刀/月的VULTR能不能让我坚持下来,先来个PING图吧:
这两天装了几个软件,结果不争气的C盘就开始嘀咕了,因为用的是固态硬盘,所以当时C盘也没给太大空间,清理了好多还只有3G多点可用空间,仔细看看C盘也没多少大家伙,最大的就是Windows目录了,里面再大的要娄WinSXS目录了(这个目录作啥用的可以看百度百科),既然占用了我宝贵的固态硬盘空间,一定要清理一下,按照度娘指示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工具却清理不掉,只得再寻度娘,终于求得真经,最终清理掉一些顽固内容(神器也不能清完,貌似这目录注定是不能被清完的),好了开始上图:
打开软件之后,选择系统所在目录,一般都是默认的,接着点击“扫描垃圾”软件便开始扫描。
一会功夫就把垃圾给“发现”了,连其所在目录也一目了然,这时根据需要选择目录,选择好后点击“开始清理”,软件还会弹窗提示:
毕竟是系统里目录,出于系统运安全考虑,软件会给出提醒,所以说风险还是有一点的,本人试过几台电脑还是OK的,所以说想清掉“顽疾”还是需要下点决心的(哈哈,有点严重了),点“确定”就开始清理了。清理完了点软件右上角的关闭时,还会有一个提醒:
这有安全提示,一般系统目录动过了需要重启的,清理个系统垃圾也是一样,下在就是捐赠了,如果觉得这个软件还OK的、又或者说手头富足的可以考虑一下,俺就只好在心里感激,手点“退出程序”了,望作者勿怪哈。
好了,这软件这么神,得提供个下载地址了:百度网盘链接: http://pan.baidu.com/s/1jGxLQvG 提取密码: b12i 。分享至此,吾去也……
用VULTR服务器也有差不多3天时间了,貌似钱也扣了0.31美元了(关于扣费方式,这里引用老左的博文:“我们理解VULTR VPS的扣费方式是这样的:首先会按照一个月28天计算(还算不错,LINODE是按照一个月30天计算),折算成672个小时,然后如果我们购买的是基础5美元月付方案的,折算成小时就是0.007一小时,会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进到0.01美元/小时,所以我们在开通机器之后,看到的就是扣0.01美元。如果10个小时,就会扣0.08美元,所以尽量的不要在开通使用一会就删除,使用这么几个小时调试项目,然后再删除,比直接不到一小时删除划算很多。”),目前使用下来感觉跟国内的VPS没多少区别(我在电信光纤/电话线,移动光纤上测试打开都还是蛮快的),但费用却要便宜的多,按我目前的服务器也就5美元*12=60美元(大概在380元人民币左右),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VULTR,只能按小时或月计算,如果可以按年计算的话,代金券就不会浪费了,可惜……。希望接下来的时间能够稳定如初,别跟一些XXX老抽风,那就受不了了。
最近爱折腾(好像一直都是这毛病),这不将博客从阿里云搬到了VULTR,而且连域名也变了(说起博客域名,可谓是……,先是从blog.kl357.com变迁到uu126.cn,接着又到这uu126.cn,真是一个爱折腾的家伙),好了先来个图:
自从从WDCP迁徙到LNMPA后,输命令便免不了,经常一个命令忘了(其实自己也就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)还要去找度娘,所以今天就把这常用命令收集一下,以后也能方便一点。
1、目录操作:
rm -rf mydir /删除mydir目录/
cd mydir /进入mydir目录/
cd – /回上一级目录/
cd .. /回父目录,中间有空格/
cd ~ /回根目录/
mv tools tool /把tools目录改名为tool /
ln -s tool bac /给tool目录创建名为bac的符号链接,最熟悉的应该就是FTP中www链接到public_html目录了/
cp -a tool /home/vpser/www /把tool目录下所有文件复制到www目录下 /
2、文件操作:
rm go.tar / 删除go.tar文件 /
find mt.cgi / 查找文件名为mt.cgi的文件 /
df –h / 查看磁盘剩余空间,好像没这个必要,除非你太那个了 /
3、解压缩:
tar xvf wordpress.tar / 解压tar格式的文件 /
tar -tvf myfile.tar / 查看tar文件中包含的文件 /
tar cf toole.tar tool / 把tool目录打包为toole.tar文件 /
tar cfz vpser.tar.gz tool / 把tool目录打包且压缩为vpser.tar.gz文件,因为.tar文件几乎是没有压缩过的,MT的.tar.gz文件解压成.tar文件后差不多是10MB /
tar jcvf /var/bak/www.tar.bz2 /var/www/ /创建.tar.bz2文件,压缩率高/
tar xjf www.tar.bz2 /解压tar.bz2格式/
gzip -d ge.tar.gz / 解压.tar.gz文件为.tar文件 /
unzip phpbb.zip / 解压zip文件,windows下要压缩出一个.tar.gz格式的文件还是有点麻烦的 /
下载:
wget http://www.vpsyou.com/lnmp/lnmp.zip / 下载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到自己的服务器,连上传都省了,服务器不是100M就是1000M的带宽,下载一个2-3兆的MT还不是几十秒的事 /
wget -c http://www.vpsyou.com/lnmp/lnmp.zip / 继续下载上次未下载完的文件 /
4、进程管理:
ps -aux /ps 进程状态查询命令/
ps命令输出字段的含义:
[]USER,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。
[]PID,进程号,可以唯一标识该进程。
[]%CPU,进程自最近一次刷新以来所占用的CPU时间和总时间的百分比。
[]%MEM,进程使用内存的百分比。
[]VSZ,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大小,以K为单位。
[]RSS,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的总数量,以K为单位。
[]TTY,进程相关的终端名。
[]STAT,进程状态,用(R–运行或准备运行;S–睡眠状态;I–空闲;Z–冻结;D–不间断睡眠;W-进程没有驻留页;T停止或跟踪。)这些字母来表示。
[]START,进程开始运行时间。
[]TIME,进程使用的总CPU时间。
[]COMMAND,被执行的命令行。
ps -aux | grep nginx /在所有进程中,查找nginx的进程/
kill 1234 /1234为进程ID,即ps -aux 中的PID/
killall nginx /killall 通过程序的名字,直接杀死所有进程,nginx为进程名*/
5、Vim操作:
移动类的:
h/j/k/l: 左/下/上/右 移一格
w : 向后词移动 (前面加数字移动多少个词)
b : 向前词移动 (前面加数字移动多少个词)
e : 向后移到词末
ge : 向前移到词末
$ : 行末
0 : 行首
tx : 向右查找本行的x并移到那儿(大写时向左)
33G : 移到文件的第33行
gg : 文件首行
G : 文件尾行
33% : 文件的33%处
H/M/L : 屏幕的首/中/尾行
zt/zz/zb : 当前行移到屏幕的首/中/底部
跳转:
” : 回到跳转来的地方
CTRL-O : 跳到一个 “较老” 的地方
CTRL-I : 则跳到一个 “较新” 的地方
查找:
/ : 向下查找(后加关键字)
? : 向上查找(后加关键字)
n : 下一条符合的记录
6、编辑:
i : 转换到插入模式
x : 删除当前字符
. : 重复最后一次的修改操作(同PS里ctrl+f执行滤镜)
u : 撤销操作
CTRL-R : 重做
p : 将删除的字符插入到当前位置(put)
退出保存:
:q : 退出
:q! : 不保存退出
ZZ : 保存后退出
:e! : 放弃修改重新编辑